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共话新时代”特色宣讲

【"同心共话新时代"特色宣讲--党员讲】明治平:把握时代脉搏共绘新质生产力与中医药发展新图景

 时间: 2025-09-30  浏览次数:17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赴重庆参加农工党中央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收获颇丰。

会上,聆听了农工党中央何维主席关于新质生产力与中医药现代化的开幕致辞。何主席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与产业变革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下提高社会效率,走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发展路线的需要。是中国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跃进。何主席的精彩发言为大会拉开序幕。

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保局以及农村农业部相关各司局,发表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的主旨报告。以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立足点,从政策层面分别宣讲了相关举措。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凯先院士,清华大学的张勤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王宏斌校长等作了《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现代化》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蒋建东院士,孙晓波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陈士林教授作《中医药资源全产业键开发与推广应用》的报告。

围绕这一时代命题,分享三点学习心得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文明跃升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绿色”与“可持续”。国家倡导的新质生产力,绝非简单的效率提升,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纵观人类文明进程,我们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伴随着资源消耗与环境挑战。今天,我们正向生态文明迈进,这意味着发展逻辑的根本转变。新质生产力,正是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将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的基石之上。这不仅是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的需要,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实现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是一条从“征服自然”到“和谐共生”的文明新路。

第二,人工智能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其应用要“务实”而“有序”。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决定性力量,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但对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不能将其“神化”,盲目追求速度。过快的、脱离实际的替代,可能会对传统产业造成剧烈冲击,引发结构性失业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更不能迟疑观望。正确的路径是积极稳妥、聚焦重点。我们应在工业制造、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大力推动AI的深度融合与应用,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提质增效的“倍增器”,而不是颠覆秩序的“冲击波”。这要求我们把握好发展的节奏与平衡。

第三,中医药产业化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特色沃土,其路径在于“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引用蒋建东院士的话说:中医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中药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原创药,中药是走向科学的台阶。中药将来一定是世界医药中的一抹东方亮色。推动中医药产业化,我们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模式,必须坚持 “守正创新” 的原则。“守正”,是坚守中医药的理论精髓和辨证思维,传承应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典;“创新”,则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规划。这其中,要用科研的力量争取中医药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要注重对经典名方进行二次开发与应用,让古老智慧借助现代科技,研发出更多顺应时代需求的“中国健康解决方案”,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这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在特色产业中的生动实践。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新质生产力与中医药的发展,是一条融合之路—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明的融合,是稳健步伐与创新激情的融合,也是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的融合。我们农工党人应发挥界别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携手共进,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共同绘制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农工党湖北省直企业家支部 明治平)